目前常見的電加熱器的加熱方式有哪幾種?
電阻加熱
利用電流的焦耳效應將電能轉變成熱能以加熱物體(ti) 。電加熱器通常分為(wei) 直接電阻加熱和間接電阻加熱。前者的電源電壓直接加到被加熱物體(ti) 上,當有電流流過時,被加熱物體(ti) 本身(如電加熱熨平機)便發熱。可直接電阻加熱的物體(ti) 必須是導體(ti) ,但要有較高的電阻率。由於(yu) 熱量產(chan) 生於(yu) 被加熱物體(ti) 本身,屬於(yu) 內(nei) 部加熱,熱效率很高。間接電阻加熱需由專(zhuan) 門的合金材料或非金屬材料製成發熱元件,由發熱元件產(chan) 生熱能,通過輻射、對流和傳(chuan) 導等方式傳(chuan) 到被加熱物體(ti) 上。由於(yu) 被加熱物體(ti) 和發熱元件分成兩(liang) 部分,因此被加熱物體(ti) 的種類一般不受限製,操作簡便。
感應加熱
利用導體(ti) 處於(yu) 交變電磁場中產(chan) 生感應電流(渦流)所形成的熱效應使導體(ti) 本身發熱。根據不同的加熱工藝要求,感應加熱采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有工頻(50~60赫)、中頻(60~10000赫)和高頻(高於(yu) 10000赫)。工頻電源就是通常工業(ye) 上用的交流電源,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工頻為(wei) 50赫。感應加熱用的工頻電源加到感應裝置上的電壓必須是可調的。根據加熱設備功率大小和供電網容量大小,可以用高壓電源(6~10千伏)通過變壓器供電;也可直接將加熱設備接在380伏的低壓電網上。
電阻加熱
利用電流的焦耳效應將電能轉變成熱能以加熱物體(ti) 。通常分為(wei) 直接電阻加熱和間接電阻加熱。前者的電源電壓直接加到被加熱物體(ti) 上,當有電流流過時,被加熱物體(ti) 本身(如電加熱熨平機)便發熱。可直接電阻加熱的物體(ti) 必須是導體(ti) ,但要有較高的電阻率。由於(yu) 熱量產(chan) 生於(yu) 被加熱物體(ti) 本身,屬於(yu) 內(nei) 部加熱,熱效率很高。間接電阻加熱需由專(zhuan) 門的合金材料或非金屬材料製成發熱元件,由發熱元件產(chan) 生熱能,通過輻射、對流和傳(chuan) 導等方式傳(chuan) 到被加熱物體(ti) 上。由於(yu) 被加熱物體(ti) 和發熱元件分成兩(liang) 部分,因此被加熱物體(ti) 的種類一般不受限製,操作簡便。
感應加熱
利用導體(ti) 處於(yu) 交變電磁場中產(chan) 生感應電流(渦流)所形成的熱效應使導體(ti) 本身發熱。根據不同的加熱工藝要求,感應加熱采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有工頻(50~60赫)、中頻(60~10000赫)和高頻(高於(yu) 10000赫)。工頻電源就是通常工業(ye) 上用的交流電源,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工頻為(wei) 50赫。感應加熱用的工頻電源加到感應裝置上的電壓必須是可調的。根據加熱設備功率大小和供電網容量大小,可以用高壓電源(6~10千伏)通過變壓器供電;也可直接將加熱設備接在380伏的低壓電網上。
紅外線加熱
利用紅外線輻射物體(ti) ,物體(ti) 吸收紅外線後,將輻射能轉變為(wei) 熱能而被加熱。
介質加熱
利用高頻電場對絕緣材料進行加熱。主要加熱對象是電介質。電介質置於(yu) 交變電場中,會(hui) 被反複極化(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,其表麵或內(nei) 部出現等量而極性相反的電荷的現象),從(cong) 而將電場中的電能轉變成熱能。